【讨论】按照ChP2010分散片的附录通则和相关指导原则,除进行一般的检查项目外,分散片需要进行分散均匀性研究,但最近我们申报的分散片的CDE补件中要求我们制订粒度控制范围并提供粒度的具体检查方法(注:原料不溶于水),而我所了解的粒度测定方法为:1、筛分法;2、显微镜法;3、粒度测定仪。前两者比较好做到,对于粒度测定仪则不甚了解,故请教各位战友能给点介绍,推荐下品牌和相关检测范围,谢谢!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问一句楼主:CDE要求你们制定粒度控制范围,是指的原料还是分散片?因为原料不溶于水,控制原料粒度(如微粉化等)是解决溶解度的常用方法。不知CDE所指粒度是否为原料的粒度?关于分散片的粒度控制,还真没特别研究过,一般都是符合分散均匀性要求,能通过二号筛网即可。
这个问题确实有些棘手,不知道有没有其他战友遇到过,希望大家共同讨论。
CDE补件原文是:‘本品处方中主药为水难溶性药物,请注意制订其粒度控制范围,提供粒度的具体检查方法’。原文意思比较含糊,个人认为粒度应该指的是分散片。
根据你补件的这段原文,我理解应该是控制原料的粒度。
难溶于水的固体的粒度我没有接触过,只测过脂质体的乳粒的粒径,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个思路。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美国pss 380粒径测定仪,将乳剂根据适宜的稀释倍数稀释后,通过粒子的光散射原理,测得近似的粒径分布图,得到比较真实的粒子的大小和平均值。
我想用同样的方法也应该能测得固体粒子的大小。
谢谢楼上各位的解答,如果仅对原料药而言,很多难溶性的原料药,作为制剂学原料接收的内控项目,CDE的很多补件都要求了控制粒度。不过对于现在CDE日益高要求的审评力度,我想作为分散片(或其他剂型)的粒度考察,今后是否也要求加以控制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我觉得应该是原料药的粒度,因为涉及到制剂的溶出 首先应该把起始的摸索好,才能控制后一步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问一句楼主:CDE要求你们制定粒度控制范围,是指的原料还是分散片?因为原料不溶于水,控制原料粒度(如微粉化等)是解决溶解度的常用方法。不知CDE所指粒度是否为原料的粒度?关于分散片的粒度控制,还真没特别研究过,一般都是符合分散均匀性要求,能通过二号筛网即可。
这个问题确实有些棘手,不知道有没有其他战友遇到过,希望大家共同讨论。
CDE补件原文是:‘本品处方中主药为水难溶性药物,请注意制订其粒度控制范围,提供粒度的具体检查方法’。原文意思比较含糊,个人认为粒度应该指的是分散片。
根据你补件的这段原文,我理解应该是控制原料的粒度。
难溶于水的固体的粒度我没有接触过,只测过脂质体的乳粒的粒径,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个思路。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美国pss 380粒径测定仪,将乳剂根据适宜的稀释倍数稀释后,通过粒子的光散射原理,测得近似的粒径分布图,得到比较真实的粒子的大小和平均值。
我想用同样的方法也应该能测得固体粒子的大小。
谢谢楼上各位的解答,如果仅对原料药而言,很多难溶性的原料药,作为制剂学原料接收的内控项目,CDE的很多补件都要求了控制粒度。不过对于现在CDE日益高要求的审评力度,我想作为分散片(或其他剂型)的粒度考察,今后是否也要求加以控制还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我觉得应该是原料药的粒度,因为涉及到制剂的溶出 首先应该把起始的摸索好,才能控制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