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药品,药学,制药,新药,色谱,药品生产,中药,药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

从招聘信息看研发的现状

时间: 2008-09-19 04:34:38 作者: 来源: 字号:
最近看了一下国内知名的招聘网站,体现了“高、小、少”的趋势。
用人单位真是少,偶尔两家都很小,工资不高学历高,工作难找不难找!
生物药人才需求算是比较多的了,可见这方面的研发方兴未艾,还有点逆流而上的感觉。这一块,毕竟是被国家领导人寄予厚望的,是很多专家学者称之为能和国际同步的,至少养家糊口不成问题了,弄点神乎其神的新名词,就能诳得急于寻找出路的医药企业老板哭爹喊娘地跟过来。当然,相对来说,这方面似乎形成一个新药更容易一些,那一大串的字母符号什么的,对外行人来讲就是天书,但对行内人来讲就是钢琴玩家手下的琴键,眼睛闭起来都知道哪个跟哪个,何况外国人把仪器做那么好。就是上市的,有没有出问题,谁知道啊,“民不告,官不究”,再说了,这些个东西都是用在半死不活的人身上的,他死与不死本来就各占50%,死了也就是按了天命,阳寿尽了!
化药这一块向来是弱项,可恨的洋鬼子们做得太狠,害得我们现在无事可做。用人单位也就需要点合成和制剂的。勉强度日。当初一些“海龟”们宣扬的雄心壮志在一些恶仗之后都成了焦土,到头来还是觉得给洋老板打工来得好过些,接点“脏活,累活”干干,洋老板阔绰,钱没少给,而且是美圆。制剂嘛,还是可以畅想一下的,奈何辅料不行。还是停留在似是而非的缓控式上面,这方面“海带”们倒自在,来无影去无踪,但也可以让一些人混口饭吃。
中药这边那叫惨啊!不知道做中药的企业现在还好吗?我猜想大概是这样的情况,一些老板们功成身退了,眼看大势不在,或关或抛了,我就经历过大撤退的悲凉,可真是鸡飞狗跳,遍地弃甲,当初赖以生存的液相被搬家公司拆得七零八落,小编织袋一兜,牵肠挂肚地上了车。另外一些,科班出身的,除了干这行其他也干不了的,一方面苦撑危局,一方面定在把单位收缩成最小形状,养精蓄锐,厉兵秣马。我真心希望这样的单位还大量存在着,即使现在不招人,也能给我们这样刚出道的“雏儿”们一些希望。
当然,我说的研发企业不包括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他们主流是好的,只是一些单位耐不得寂寞,看不得财从门前过,但人家进退有度,衣食无忧,他们绝对不会给我机会的,何况他们现在也人满为患呢!
大家还是一起努力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药品降价,国家实行政府定价,就知道降低成品的价格,从来不考虑原来人工等成本方面的事情!————药厂被原料刮分点,又被政府打掉点,最后被开发商剥削点,到了手老板又拿走了大部分。能够给员工开工资就不错了!

新的药品管理办法一出,肯定死了不少人,该死的,生不逢时的,冤死的,不知道有多少!~————

作为中药厂的员工,我目睹的很多事情,为了生存————不得不干国家违法的事情,搞促销,搞搭配,药材三七从原来的三七头子——————改成了三七条子——————最后恐怕只能改成————-三七须子了!。
都是被逼的,有什么办法,为了这张嘴,整天干着违背良心,违背道德的事情!

整天喊着”为振兴国药而努力“————可整天为了不看黑心的事情,而闭着眼睛干活。作为中药企业我十分的庆幸没有出过大的乱子!————提心掉胆啊!————————这点化药企业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没出事情就谢天谢地了,出了事情自认倒霉吧!~齐二药那么大的厂子,难道出事情的厂子都是就是因为少灭了十分钟的菌就出事了吗?——————我只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他们,认倒霉吧!
嗯,说的有道理啊,都不好干啊。
我这才入行就赶上这些,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期待着能在实际上真正有点发展,不要总是在政策上谋求发展。
的确语重心长啊。。。有人从“神坛上”走了下来,人们各个拍手称快,但是背后的东西只有这些每日在医药企业中辛勤劳作的人才知道,现在看看,对生产企业的要求力度还不如放在整顿医药“周边”行业上面,毕竟药厂和研发单位的员工也算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在没有看到广大群众改革受益的情况下,反而看到了研发和制药行业从业人员生活的日渐艰难,国家的政策may be是好意,但是现在的结果确让人值得思考。。。
也许美好的明天还要等?那让我们共同期待,在煎熬中期待。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