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药品,药学,制药,新药,色谱,药品生产,中药,药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

药店靠多元化寻求新突围 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时间: 2008-09-18 05:38:36 作者: 来源: 字号:
近年来,受政策环境影响,我国药店的GSP、限售令、降价令、药品分类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受到了限制。目前,全国零售药店总数为近23万家,赢利约占30%;无利或微利20%,处于亏损状态的药店占50%。在政策多变与竞争激烈的药品零售市场,药店惟有靠多元化经营才能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多元化经营 毛利可达 23%~25%

  广州保健堂副总经理欧幸炎表示,广州的一些平价药房毛利才6%或7%,在广州,药店的毛利如果达不到18%就会亏本。这迫使药店寻求更多元化的发展出路。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分析表示,相对国外的药店多元化发展,我国已晚了20~40年,但十分有前景,估计毛利率可达23%~25%。据了解,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中心城市和较大的二级城市的社会药店和连锁药店都或多或少进行了多元化经营。
  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近80%的连锁药店已经腾出部分面积来经营非药品,其中约30%的药店将其它服务(如洗衣、休闲、冲印)加入到药店服务内容中,还有15%的连锁药店已计划进行多元化经营。经营品种配置发生变化:个别药店药品占30%,个人护理品占30%;食品和日用品占40%。
  两种模式可借鉴
  据陶剑虹副所长介绍,在日本多元化经营的比例已经达到68.8%。根据国内药店目前的发展情况,陶剑虹副所长表示,其中有两个方向可供选择:一是药妆店,就是增加化妆品的经营;二是增加便利品,因为求便是消费者永恒的追求。
  对于多元化的“元”,药品零售企业要经过详细调研后确定,选择商圈范围内人群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国际连锁药店发展方式值得我们借鉴,这主要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治病救人,只卖治疗用药,即传统意义上的“药店”;第二阶段,增加了滋补、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引入了预防保健功能,可称之为“健康大药房”;第三阶段,引入健身、美体、美容功能,增加健美用品和器材、化妆品等,可称之为“健康十美丽大药房”;第四阶段:同便利店融合,引入方便食品、饮料和日常消费品,以及彩票、电话卡、公交卡、报刊等另类小商品,甚至引进打字、复印、干洗、冲印、订票、公用电话等各种服务,大大提高药店的经营额,可称为“健康便利店”。
  多元化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据广州保健堂副总经理欧幸炎介绍,由于零售药店准入门槛不高,导致目前行业整体素质水平不高,不少药店存在经营、管理、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药店的多元化存在比较混乱的现状。
  对此,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门下发文件进行整顿,今年下半年,监管部门将加大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要清理整顿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健字号”、“消字号”、“妆字号”等产品与药品混淆问题,要求药品零售企业内对药品与非药品必须要有明显的分区。问题严重者,取消相应的经营资格,直至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文章来源:药店管理品类管理学习实战--瑞商网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