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药品,药学,制药,新药,色谱,药品生产,中药,药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

“重磅炸弹”说法的由来?

时间: 2008-09-18 05:14:48 作者: 来源: 字号:
有谁知道“重磅炸弹”药物说法的由来?
懒惰啊懒惰

问这样问题的,活该被大刀砍倒

您难道不会先哪怕稍微的搜索一下?

Blockbuster
谢更正关键词

Blockbuster。
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

这些俺都知道,但是请楼上看清——我的问题是“重磅炸弹”说法的由来,为什么用Blockbuster描述那些畅销药?Blockbuster与专利药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Blockbuster的沿革情况是怎么回事?

楼上如果知道还望不吝赐教,我百度没有找到。园子里也没有介绍。
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找到不是没有,而是没有找到,而没有找到的原因,有很多。


为什么用Blockbuster描述那些畅销药?

上述东西皆可由搜索引擎找到

参见





同时还可以发现,大刀开始所说的bomb药,大概可以指卖砸了的药,比如吸入式胰岛素。

搜索引擎:www.google.com
key words:blockbuster是什么

毛背心露出邪恶的笑容

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找到不是没有,而是没有找到,而没有找到的原因,有很多。

blockbuster是一个组合词,block+buster。block,美语尤指街区,直译为街区摧毁者。二战时英军创造这个词语,用来指威力巨大的炸弹。战后此词转化成专用来形容取得巨大成功的东西,特别是用于文艺界。

由上可知,没什么直接关系。

由上可知,谈不到什么沿革。

究竟是谁在何时何地第一次使用了blockbuster drugs这个词,以及这个词10亿美元标准的形成,兄台有空可以去考据考据,以飨吾等好事之徒。

这个炸弹,兄台写专利讲稿的时候,记得最后写上致谢dxy哦

啊哈
那看起来是我的语文差了

还请赐教您问的究竟是什么呢?
不灭了你,还真不知道google的实用技巧了

blockbuster drugs并不是一个词

是 blockbuster 和 drug 两个词

既然您书呆气发作,一定要问“为什么呢”

就趁劳动节跟您上一课

先说 blockbuster 这个词,二战时代就出现了,而且广为流传

意思是一下子能灭了一条街区的炸弹

别问俺是谁发明的这个词,这是无理取闹,如果你非要这样做,就好像

问 typhoon 和 台风 哪个先出现
问 wanton 和 荒唐 哪个先出现
问 stone 和 石头 为什么听着这么像一样

没有意义,又不是胡适

到了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 blockbuster已经变成新兴出现的流行语,类似于我国新兴出现的“恶搞”、“黑哨”等单词(该词已被正式收入新华字典)

这种俚语转成正式语或半正式语的例子太多

正如我们无法知道为什么 John 这么堂堂正正的名字竟会和“嫖客”有联系(各位取英文名要注意了)

也不晓得 Dick 这个名字怎么就变成了小鸡鸡的代称(由此可以看出,迪克牛仔要么很有个性,要么是个文盲,居然取这名字)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炸弹变成了流行

我们只需要知道,blockbuster,的确流行起来了

1973年英国就有雄霸摇滚排行榜的同名歌曲《block buster》
之后blockbuster这个词出现在诸多场合
例如漫画里面的恶棍
例如美国和英国八十年代的著名的电视游戏秀
在1986年还有人在美国将其注册为商标,后来还打官司到美国第八巡回法庭(有点八省巡抚的意思)
等等

这个词在大范围流行的时候,本身也已经变成了“大范围流行”的意思

同时,这个词,早已变成了一个度量衡
明确的以一定的金钱数来衡量流行度(钱果然是一般等价物)

譬如说,在1975年,衡量一部大片级电影(blockbuster film)的指标是票房进帐一亿美元。

而 blockbuster drug 第一次见诸正规杂志,大约是在1982年,这时 blockbuster 早已在商业领域当成度量衡来用了

但是,blockbuster drug 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用引号标注的,表示这是一个不规范的词,是个俚语

后来,随着国际大制药贩子相继推出 blockbuster 战略,作为企业大计方针

blockbuster drug 一词被广泛使用,正如之前的 blockbuster film

你知道的,生意人通常喜欢用俚语和俗语,但最后因为生意做得好,俚语也变成了正经的学术名词

例如中国营销的什么“蒙派”、“川派”、“北派”,现在堂而皇之的学术总结了

同样的,blockbuster drug 这个概念越来越正经了,成了一个专门的词儿

翻译到了中国,就变成了重磅炸弹

这个翻译好,总比那个啥“杯葛”好(Boycott,联合抵制,我们现在就正在做“杯葛”家乐福的事情)

——说真的,搞清楚这些事情,有意义么?

总之,blockbuster原本是类似于我们“大片”之类的江湖俗语,由于大范围的使用而被逐渐官方化,这样的例子中国也有

例如前几天的集中审评通气会,在集中营里,各位SFDA领导都一口一个“毙掉”多少多少品种,这“毙掉”本是下面辛苦人的苦命词儿,慢慢居然成了官方的口语了

讽刺啊,真是讽刺,就好像“叩头” 这样的中国劳工苦命行为,居然变成了专门的英文 Kowtow,旧时代上海滩蛇头软骗强拉“猪仔”运到美国当劳工,最后 shanghai 这个词儿成了“绑架”的意思(所以,大家不要以为成龙在好莱坞拍的电影《Shanghai Noon》应该翻译成“上海正午”)
最后,不得不说

这种简短而含糊的提问方式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

显示出了很不到位的语文水平和很不认真的求教态度

最后,不得不说

这种简短而含糊的提问方式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

显示出了很不到位的语文水平和很不认真的求教态度

真是长见识了

强词夺理原来是这样的

通过一句话:

你还年轻啊。
讨论方式,有些火药味道,有背于论坛的交流讨论氛围,楼上几位都是有经验或有识之士,在问与答之间,如果更心平气和些,更注意沟通讨教和讨论1的艺术,或许不至于大家来气,”动感情了“

不过在讨论之间,我们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

Blockbuster 的英文含义,在其他行业的使用和后来延伸至医药行业,上面有战友已经仔细论述了。“畅销” 是其最核心的部分,不管是在作品,影带光盘,还是药物。。。。它的中文翻译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是否准确后有更好的表述,我们无法评论。不过对重磅药策略本身的讨论,笔者曾在上海BIO 论坛上提出讨论过,似乎国外药厂的高管们个个津津乐道。

关于重磅药的策略,国外大药厂的情节很重。因为家大业大,不甘心做销售只有几千万或一二亿的产品,膨大的销售队伍都不够分配任务。

重磅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是专利药,那是一定的,针对多见常见病或老年病,也是很自然的。但过去重磅药容易成功是,因为药少药容易做,现在不仅新药难做,而且难批。FDA对新药审批已不仅仅是安全有效就批给你,而是要考虑与现有药比较是否更安全和更有效,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是否有高的性价比、当然这些数据不是马上可以到手的,需要更多的投入和临床试验。这就造成开发新药的周期延长,费用增大,风险和难度增高。。。。

大药厂死死盯住重磅药原则,或只做重磅药,未来将会是“此路不同”。许多重磅药是在后天形成的,靠更多临床数据和新的适应症支持,才有可能做大做强,成为重磅。孤药有时也能做成重磅药,Cephalon的抗昏睡药做到17亿,草酸钠做到几十亿,都是让业内跌破眼的。

有的重磅药不是设计成的,而是市场营销成的,当然用到标签外促销是造就重磅药的重要手段,目前这一手段正在受到查处和限制。。。。

有谁知道“重磅炸弹”药物说法的由来? ----------我的问题是“重磅炸弹”说法的由来,为什么用Blockbuster描述那些畅销药?Blockbuster与专利药的关系是什么样的?Blockbuster的沿革情况是怎么回事?-----------俺的问题就是blockbuster在制药界何时开始流行?这个词形容畅销药其具体含义是否有过变化?blockbuster drug与专利药可有关联?制药企业都在强调专利药,但是开发出的专利药一定就能成为blockbuster drug吗?制药企业如何才能培育出一个blockbuster drug?除了原始创新,是否还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

简单的一句话到最后衍生成为这么多的问题?我只能佩服的对说一句:强人!
如果有人把这么多问题都回答出来的话,估计您不用动什么脑筋就能写出一篇很好的讲稿了吧?
刀大说话是直了点,但我觉得说的很在理!
呵呵,好玩。
真长见识了,原来bomb指卖砸了的药

真长见识了,原来bomb指卖砸了的药

唐僧
一大群唐僧
挺咯儿的,呵呵o(∩_∩)o...

加油,继续..........
不错不错,果然是越辩越明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