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药品,药学,制药,新药,色谱,药品生产,中药,药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

容量瓶的定容问题?

时间: 2012-04-10 03:51:01 作者: 来源: 字号:
在做环孢素A标准液的配制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用甲醇加入容量瓶定容的问题。一般定容采用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先一次性加到100ml刻度线,然后再混匀。
第二种还是先加到80ml左右混匀(也可采用超声),然后再继续加至刻度线,最后再次混匀。
第一种的方法的结果就会发现液面有时会略超过刻度线,第二种结果有时会发现液面略低于刻度线。
不知哪种方法会比较好、配制的结果也较为准确?




个人觉得都不是很详细,如果选就选二吧。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超声或用力振摇后要放置一段时间,如果溶液温度有所上升,还让其放置室温,再定容。




至3/4容积时,混匀,放置,定容。
分析课程中是这样操作,试验,1/2时混匀,3/4再混匀,然后定容。




应为第二种方法。样品溶解后加溶剂至刻度,再摇匀时会沾到容量瓶上部的空间,使得液面略低于刻度线,但是定量是准确的。




固体配制溶液的正规操作应该是这样
先在烧杯中称量好样品,计量,然后加入溶剂使完全溶解,之后把溶液用玻棒导流至容量瓶,用溶剂洗几次把烧杯里的残液洗进容量瓶中,定容。

而药典中常用的话就是,“取XXX适量,精密称定,置XXml量瓶中,加XX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实际操作中我也是按照药典说法进行的,既然要按照药典就要完全按照,药典要求是,先使溶解后加至刻度,因此你的第二法是可以的,但是不会低于刻度线,如果低于刻度线,是操作有问题。

”shanyaox“战友提出了“。。。。也是准确的”,而采用楼主的第二法实际上是不应该低的,楼主的可能是,溶解放热或者超声的热使体积增大了,放置室温后降低到刻度线下的。
瓶子是干净的,所以不能挂壁,因此上面的是会全部流下的,况且前面已经混匀一次。只有刻度线以上部分为完全干燥的才会低于刻度线,而这种情况在上面的操作下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也先要溶剂洗瓶,加的时候也会被湿润。






提出一个精度更高的办法:将称量好样品直接加入到容量瓶中,加4/5的溶剂,加搅拌子,搅拌溶解,然后用吸铁石取出,最后定容,少转移这一步.




有创意,但是转子应该还要洗的呀,也不方便,按照药典的操作就可,先使溶解后加至刻度,使溶解时具体加多少根据品种而来,反应不能加满。
其他人有更好的方法不?







这不是创意,我们实际操作方法,转子用稀释液洗.
做含量的时候,双标的RSD基本控制在0.1%以下.




我们这里没有可移动的磁铁,否则可以试验下。




谢谢各位的回答!学习了!




可以在外面用个转子,转子吸住转子不就行了。




目前我都是称取样品于容量瓶中,直接加溶剂至刻度,盖上塞子,摇匀。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