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用HPLC测一汤剂中绿原酸和栀子的含量,两者的峰形都不好,尤其是绿原酸,前半边峰总有一个肩峰。
流动相是甲醇:0.1%的磷酸水溶液=20:80。C18柱,柱温30,流速1,检测波长254nm。
请做过绿原酸的朋友指点一下,谢啦
我记得检测波长应在327nm左右,请楼主查阅文献。
估计楼主没有将物质完全分开吧,我原来用的甲醇好像是10%的,楼主调整一下色谱条件吧。
327nm 甲醇:2%冰醋酸 12:88 绿原酸的
绿原酸在溶液中不稳定,具体是什么不稳定没深究过,就是对照品现用现配没事,配制起来放一段时间(印象中是不能超过4小时,常温下,冰箱稍好,但不能过夜),峰形就变差。
绿原酸要避光的,看药典-金银花。记得以前做中药时,绿原酸是最好做的,出峰时间快,峰形又好
流动相是甲醇:0.1%的磷酸水溶液=20:80。C18柱,柱温30,流速1,检测波长254nm。
请做过绿原酸的朋友指点一下,谢啦
我记得检测波长应在327nm左右,请楼主查阅文献。
估计楼主没有将物质完全分开吧,我原来用的甲醇好像是10%的,楼主调整一下色谱条件吧。
327nm 甲醇:2%冰醋酸 12:88 绿原酸的
绿原酸在溶液中不稳定,具体是什么不稳定没深究过,就是对照品现用现配没事,配制起来放一段时间(印象中是不能超过4小时,常温下,冰箱稍好,但不能过夜),峰形就变差。
绿原酸要避光的,看药典-金银花。记得以前做中药时,绿原酸是最好做的,出峰时间快,峰形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