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药品,药学,制药,新药,色谱,药品生产,中药,药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

台湾东洋制药转型的故事

时间: 2008-09-18 08:27:30 作者: 来源: 字号:
台湾东洋制药的故事

照理说,台湾制药业是标准的夕阳产业!

一般的药品,分为“专利药”和“学名药”两种。专利药是各大药厂研发成功后,在专利期中独家贩卖的药品,正因竞争者寡,所以药厂得享高毛利。学名药则是专利期过后、人人都可仿效配方来生产的药品,这时竞争者多,药品的毛利极低。台湾的药厂由于研发规模小,因此向来只能生产专利期已过的学名药,和无数家国内外同业拼价竞争;偏偏,去年立法院掀起的一场健保用药大论战,又把健保药价压低,台湾300多家药厂几乎无一不感受沉重的经营压力。
在这一片乌云之中,台湾东洋制药却是个例外;它没有厚实的大笔研发钞票做后盾,却独能杀出重围。资本额3.76亿的东洋,去年就赚了2.1亿,每股获利可达惊人的5.8元。
提早看到夕阳、及早转型,并哂貌呗咏碜鞑町惢?偁帲?菛|洋表现卓越的主因。简单地说,就是东洋哂谩笇W名药”来作包装剂型和新适应症的转化,使这些药品能卖到接近“专利药”的价格,同时它锁定非健保给付的药种来专攻,又避免了价格崩盘的危机。“健保药的市场变小很合理,因为不是新药也没有创新,凭什么要付这么高的价钱。5年前我就看见会如此,只希望自己赶快转型,”东洋制药董事长林荣逭f。当去年大家坐困健保用药价格陡降的愁城之时,林荣逡亚那目恐?墙”S盟帲?砹⑸筋^,总计去年东洋营收12.5亿中,由病患自费购买的癌症用药营收约4亿元,加上减肥药约1.3亿,合计已占总营收近半,而这些新药品的高毛利(平均67%),正是东洋高获利的主要动力。然而转型也并非一蹴可几,东洋也经过好几道自我抉择的关卡,才成功走出独自一片天。

新药研发可以不必全部重新来

1995年之前的东洋和台湾多数中小型药厂一样,缺乏资金、技术进行新药研发,只靠生产毛利低、价钱竞争激烈的“学名药”维持营摺_M不了专利药领域,又不想待在学名药市场作割喉战,走向“自费药”市场,是唯一脱离小池塘的救赎之道。原是东洋制药代理商的林荣褰酉耸|洋制药后,开始下猛药,他比喻为切除手术的改革过程里,药品从原本220种精简为30种,人员从170人裁成70人,生产线从9条变4条,那次惨烈的大转型手术,员工很痛苦,林荣逡埠芡纯啵?肝抑?喇敃r很残忍,但是一个月亏600万元,不得已一定要做,”东洋第一阶段转型计划,是要走向自费药的癌症用药和药物创新研究。

可是,企业转型通常不像管理顾问讲得这么容易,只会做学名药的老药厂该怎么走出困局?

林荣宓牟呗允恰咐纤幮掠谩埂Qu药产业里,新药物永远位居价值链的最顶端,单价高、毛利高又有专利保护障碍,但每一种新药研发需要12到15年、3至5亿元美金投入,而成功机率却只有1/5000,这意味着新药研发像是童话《亚瑟王》里的石中剑,人人都想拿到,却无力拔起。

东洋的做法是转个弯做创新,林荣宕蠓?嵘?邪l费用,从最初的2000万增加到去年的1亿6000万,约占营收约15%,但他不是一步登天要做新药研发,而是把老药开发来治疗新适应症。“新药不一定要是全新的药物,把老的药物变化一下,一样可以创造价值,”林荣遄猿笆莻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