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9/14/14:25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陈奇锐
现有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自从医药行业成为大众的议论话题以来,仿制药也一下子成了过街老鼠,仿佛中国药业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仿制药引起的。随着7月10日国家药监局28号令的公布,舆论再度瞄上了仿制药,媒体再次激动起来——仿制药门槛抬高,制药企业从此就开始重视研发,走上新、奇、特的研发康庄大道。
在奇锐看来,这种看法,是混淆了“因”和“果”。中国药业的种种问题,无论如何发掘,都不可能把责任推到仿制药的身上;相反,仿制药大量出现,也有其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专利药价格高昂——甚至一些药品到了畸高的地步,2.8万元一支的肿瘤药品、数千元一支的急救药品层出不穷,如果没有价格低廉的仿制药品,老百姓恐怕更加看不起病。因此,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仿制药品都是药品消费的主流,也承担着维护百姓健康的主要责任。
廉价的仿制药既能满足绝大多数百姓的健康需求,同时也是国内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的化学药企的发展方向,分析下来,仿制药是中国制剂业中,少数具有全球优势的领域。笔者认为,如果政策引导得当,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全球仿制药的生产车间。
然而,现实中,民族药企的生存压力极大。半个月前,笔者与现代制药的老总王晓东相遇,他向笔者叹息,中国的化学药企现在是生存艰难;更加不幸的是,仿制药现在还被当作了“药业乱象”的“靶子”。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仿制药其实无辜。其之所以多、之所以引起忿恨,本质上就在于大量仿制药投入小、见效快,对于研发费用捉襟见肘的本土企业来说,可解生存之困。详细分析,根源有三:
首先,就是过去仿制药品同样可以作为新药,获得了独立定价权(这个问题随着10月1日SFDA发布的28号令的执行,相信能够解决);
其次,非专利药的价格政策有待完善,有太多的特例让企业钻漏洞;中药有中药保护,西药有原研药特例,此外还有优质优价等,让即使过了新药行政保护期的“仿制新药”仍可获得高定价权;
再次,医药不分家让仿制药品在医院垄断、残酷逐利的终端链条上,顺利实现高价销售。
种种因素令一些企业没有踏踏实实搞研发的动机,更青睐于短平快的仿制药报批。更糟糕的是,有关部门对价格有特别对待政策,让民族制药企业生产非专利药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以至于生存维艰。
奇锐认为,仿制药不但对于提升国民的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支出作用重大;而且对于民族医药工业、特别是化学制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仿制药在我国不但不能限制,有关部门还应该把如何才能将“仿制药”恢复到“非专利药”的身份、恢复到“效果好、价格低”的本来面目上。倘若实现,老百姓高兴,民族医药企业也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诚为民族之幸事。
没有专利药,哪来的仿制药?有能耐就自己做原创去
其实医药改革的问题就在于各方的利益在起冲突,某群体想要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又要蒙好老百姓,怎么可能呢!还想愚弄老百姓,二十一世纪了啊!
没有专利药,哪来的仿制药?有能耐就自己做原创去
现在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仿制虽然也有好处,但不是长久之计!过于依赖会造成落后挨打的状况,不能因小利而乱大谋,可是真正的下狠心搞自主研发又不切实际,唯有另辟蹊径了,时代在飞速发展,一切皆有可能!!
仿制药,在中国已经变了味儿了
仿制药,在06年以前,意味着1-3万元钱的申报资料,而且是最多一周就可以完成的
是得管管
仿制药,在中国已经变了味儿了
仿制药,在06年以前,意味着1-3万元钱的申报资料,而且是最多一周就可以完成的
是得管管
仿制药在我国不但不能限制,有关部门还应该把如何才能将“仿制药”恢复到“非专利药”的身份、恢复到“效果好、价格低”的本来面目上。倘若实现,老百姓高兴,民族医药企业也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诚为民族之幸事。
讲的很有道理,仿制药不应被指责,被限制,同一品种几十家企业有批文有什么关系,但最终市场会来调节,国家没必要限制审批或顾虑甚多,很多药只有在及时的仿制品上市后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关键是仿制的生产、质量管理和价格管理上还需要梳理。
仿制是社会需求的表现,
市场有需求,谁都挡不住,
国家不能违背市场规律.
乱批仿制是不合理,要改.
你说提高技术要求可以,但总不能用行政手段来减少,别人做的过关.合你的要求就要按法规办.不能自已写的法规,自已不执行.
要不你就不要写法规,让人猜着去做.
在审的仿制药又在重新第N轮的淘汰审查了,大家何必再争这些没意义的事呢
不管是专利药还是仿制药都应该好好做,不要只想着赚钱,却祸害了老百姓。
美国有多少撤市的药,药企赚了钱或至少收回了研发成本,可有多少百姓付出了生命等惨重代价,而不只是经济损失。
做药做医的人要有良心。
13亿人需要仿制药,现在限制仿制药的审批办法或审批时限政策,肯定不会执行长久。一违背国情;二违背客观规律,哪有仿制药的审评时限还要比创新药审评时限要长的?单纯就是为了避免人力物力等的浪费,避免仿制药申请过多的办法其实有很多,不知道当政者怎么会出此下策?
没有专利药,哪来的仿制药?有能耐就自己做原创去
国庆决定我们现在还是要以仿制为主,原创还是等以后经济发达后再说吧
现有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自从医药行业成为大众的议论话题以来,仿制药也一下子成了过街老鼠,仿佛中国药业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仿制药引起的。随着7月10日国家药监局28号令的公布,舆论再度瞄上了仿制药,媒体再次激动起来——仿制药门槛抬高,制药企业从此就开始重视研发,走上新、奇、特的研发康庄大道。
在奇锐看来,这种看法,是混淆了“因”和“果”。中国药业的种种问题,无论如何发掘,都不可能把责任推到仿制药的身上;相反,仿制药大量出现,也有其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专利药价格高昂——甚至一些药品到了畸高的地步,2.8万元一支的肿瘤药品、数千元一支的急救药品层出不穷,如果没有价格低廉的仿制药品,老百姓恐怕更加看不起病。因此,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仿制药品都是药品消费的主流,也承担着维护百姓健康的主要责任。
廉价的仿制药既能满足绝大多数百姓的健康需求,同时也是国内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的化学药企的发展方向,分析下来,仿制药是中国制剂业中,少数具有全球优势的领域。笔者认为,如果政策引导得当,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全球仿制药的生产车间。
然而,现实中,民族药企的生存压力极大。半个月前,笔者与现代制药的老总王晓东相遇,他向笔者叹息,中国的化学药企现在是生存艰难;更加不幸的是,仿制药现在还被当作了“药业乱象”的“靶子”。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仿制药其实无辜。其之所以多、之所以引起忿恨,本质上就在于大量仿制药投入小、见效快,对于研发费用捉襟见肘的本土企业来说,可解生存之困。详细分析,根源有三:
首先,就是过去仿制药品同样可以作为新药,获得了独立定价权(这个问题随着10月1日SFDA发布的28号令的执行,相信能够解决);
其次,非专利药的价格政策有待完善,有太多的特例让企业钻漏洞;中药有中药保护,西药有原研药特例,此外还有优质优价等,让即使过了新药行政保护期的“仿制新药”仍可获得高定价权;
再次,医药不分家让仿制药品在医院垄断、残酷逐利的终端链条上,顺利实现高价销售。
种种因素令一些企业没有踏踏实实搞研发的动机,更青睐于短平快的仿制药报批。更糟糕的是,有关部门对价格有特别对待政策,让民族制药企业生产非专利药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以至于生存维艰。
奇锐认为,仿制药不但对于提升国民的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支出作用重大;而且对于民族医药工业、特别是化学制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仿制药在我国不但不能限制,有关部门还应该把如何才能将“仿制药”恢复到“非专利药”的身份、恢复到“效果好、价格低”的本来面目上。倘若实现,老百姓高兴,民族医药企业也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诚为民族之幸事。
没有专利药,哪来的仿制药?有能耐就自己做原创去
其实医药改革的问题就在于各方的利益在起冲突,某群体想要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又要蒙好老百姓,怎么可能呢!还想愚弄老百姓,二十一世纪了啊!
没有专利药,哪来的仿制药?有能耐就自己做原创去
现在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仿制虽然也有好处,但不是长久之计!过于依赖会造成落后挨打的状况,不能因小利而乱大谋,可是真正的下狠心搞自主研发又不切实际,唯有另辟蹊径了,时代在飞速发展,一切皆有可能!!
仿制药,在中国已经变了味儿了
仿制药,在06年以前,意味着1-3万元钱的申报资料,而且是最多一周就可以完成的
是得管管
仿制药,在中国已经变了味儿了
仿制药,在06年以前,意味着1-3万元钱的申报资料,而且是最多一周就可以完成的
是得管管
仿制药在我国不但不能限制,有关部门还应该把如何才能将“仿制药”恢复到“非专利药”的身份、恢复到“效果好、价格低”的本来面目上。倘若实现,老百姓高兴,民族医药企业也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诚为民族之幸事。
讲的很有道理,仿制药不应被指责,被限制,同一品种几十家企业有批文有什么关系,但最终市场会来调节,国家没必要限制审批或顾虑甚多,很多药只有在及时的仿制品上市后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关键是仿制的生产、质量管理和价格管理上还需要梳理。
仿制是社会需求的表现,
市场有需求,谁都挡不住,
国家不能违背市场规律.
乱批仿制是不合理,要改.
你说提高技术要求可以,但总不能用行政手段来减少,别人做的过关.合你的要求就要按法规办.不能自已写的法规,自已不执行.
要不你就不要写法规,让人猜着去做.
在审的仿制药又在重新第N轮的淘汰审查了,大家何必再争这些没意义的事呢
不管是专利药还是仿制药都应该好好做,不要只想着赚钱,却祸害了老百姓。
美国有多少撤市的药,药企赚了钱或至少收回了研发成本,可有多少百姓付出了生命等惨重代价,而不只是经济损失。
做药做医的人要有良心。
13亿人需要仿制药,现在限制仿制药的审批办法或审批时限政策,肯定不会执行长久。一违背国情;二违背客观规律,哪有仿制药的审评时限还要比创新药审评时限要长的?单纯就是为了避免人力物力等的浪费,避免仿制药申请过多的办法其实有很多,不知道当政者怎么会出此下策?
没有专利药,哪来的仿制药?有能耐就自己做原创去
国庆决定我们现在还是要以仿制为主,原创还是等以后经济发达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