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实验室在做紫杉醇的分离提取,所以经常接触该药物,该药物细胞毒性较大,正常人接触该药物会有哪些不良影响?
另外平时实验过程中应做哪些防护措施?
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毒性比较大,我们单位试验室的人都不是很注意防护,真替他们担心。不知道我国有没有这方面的指南?
google了一下,http://www.sxins.com/show.aspx?ID=166上“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安全防护管理”可能可以借鉴一些。
(三) 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危害
.1 骨髓抑制 抗癌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特别是氮芥、阿霉素、丝裂霉素、环磷酰胺、铂类等均有中、重度抑制骨髓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随着剂量的增加,血小板和红细胞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 脱发 脱发是抗癌药物对皮肤的毒性反应,常见于蒽环类(阿霉素等)、紫杉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等)、鬼臼类(vp16、vm26等)及烷化剂(环磷酰胺等)。毛囊上皮生长迅速,对化疗药物敏感,当药物侵入人体后,直接影响DNA分子,干扰DNA或RNA的合成,阻碍毛发根部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不能更新从而发生毛发萎缩脱落。随着接触药物种类和剂量的增加,脱发更加明显。
.3 月经异常 环磷酰胺、长春碱等药物均可引起原发性卵巢功能衰竭和闭经。接触抗癌药物的护士中,月经周期和经期异常者达80%。
4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DNA损伤 有研究发现,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增加,提示护士淋巴细胞染色体受到损伤;淋巴细胞彗星样发生率明显增高,彗星长度最长达46.27μm,表明淋巴细胞DNA受到损伤。Ensslin等发现,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突变,姊妹染色体交换频率增大,DNA断裂增多。
.5 孕期接触抗癌药物对生殖机能有不良影响 抗癌药物在孕前通过影响卵子和精子的成长,孕期通过胎盘运转,造成胚胎和胎儿宫内接触。护士孕期职业接触抗肿瘤药对胚胎及胎儿生长发育有影响,胎儿足月产率低,早产率、自然流产率及子代出生缺陷率明显增高]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手套、目镜、一次性帽子、口罩及鞋套。防护服宜穿一次性低穿透性隔离衣,有条件可选用正压连身工作服。Slevin等的研究指出,乳胶手套防渗透功能差,而聚乙烯手套具有防渗透功能,但由于聚乙烯手套比较薄,使用过程中容易破损且不易于精细操作,因此建议戴双层手套,在聚乙烯手套外加戴一层乳胶手套,注意手套须盖住袖口。切忌因怕麻烦而简化防护程序。操作台铺涂有塑料背膜的吸收衬垫以吸附偶然溢出液。在配制时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尽量选择容积比所吸药品体积稍大的注射器,注射器中的液体不能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吸得太满使针栓滑脱。打开安瓿前,轻拍瓶颈和瓶身上部,开启时用无菌纱布包住瓶颈。为防止药瓶和注射器内压与大气压相差太远,国外有的采用了带0.2μm疏水滤器和5μm滤器的针头或吸管式排气装置。排气时在针尖处垫上灭菌纱布。配制好的药液置于垫有聚氯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加盖后放入传递窗备用。注意在戴上手套之前或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手套和制服若被污染应立即更换。3.3 掌握意外事故紧急处理 美国职业健康安全委员会(OSHA)建议,凡涉及化疗的科室应设有化疗防溢篮,内装口罩一个、化学防溅护目镜一副、手套两双、吸水小棉垫两块、清扫碎片的小扫一把。一般小剂量(少于5mL)溢出可只用吸水小棉垫处理,大量溢出(大于5mL)时可用防溢篮内的物品防护与处理。当药物完全被除去后,被污染的区域先用清水冲洗,再用清洁剂反复清洗3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清洗范围应由污染小到污染大的区域进行。当溢出量大于150mL时还应对整个安全柜的内表面进行清洁。如果不慎皮肤接触化疗药,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3min,然后用肥皂清洗;若溅入眼内,则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洗眼剂冲洗。
另外平时实验过程中应做哪些防护措施?
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毒性比较大,我们单位试验室的人都不是很注意防护,真替他们担心。不知道我国有没有这方面的指南?
google了一下,http://www.sxins.com/show.aspx?ID=166上“护士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安全防护管理”可能可以借鉴一些。
(三) 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危害
.1 骨髓抑制 抗癌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特别是氮芥、阿霉素、丝裂霉素、环磷酰胺、铂类等均有中、重度抑制骨髓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随着剂量的增加,血小板和红细胞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 脱发 脱发是抗癌药物对皮肤的毒性反应,常见于蒽环类(阿霉素等)、紫杉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等)、鬼臼类(vp16、vm26等)及烷化剂(环磷酰胺等)。毛囊上皮生长迅速,对化疗药物敏感,当药物侵入人体后,直接影响DNA分子,干扰DNA或RNA的合成,阻碍毛发根部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不能更新从而发生毛发萎缩脱落。随着接触药物种类和剂量的增加,脱发更加明显。
.3 月经异常 环磷酰胺、长春碱等药物均可引起原发性卵巢功能衰竭和闭经。接触抗癌药物的护士中,月经周期和经期异常者达80%。
4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DNA损伤 有研究发现,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细胞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增加,提示护士淋巴细胞染色体受到损伤;淋巴细胞彗星样发生率明显增高,彗星长度最长达46.27μm,表明淋巴细胞DNA受到损伤。Ensslin等发现,接触抗癌药物护士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突变,姊妹染色体交换频率增大,DNA断裂增多。
.5 孕期接触抗癌药物对生殖机能有不良影响 抗癌药物在孕前通过影响卵子和精子的成长,孕期通过胎盘运转,造成胚胎和胎儿宫内接触。护士孕期职业接触抗肿瘤药对胚胎及胎儿生长发育有影响,胎儿足月产率低,早产率、自然流产率及子代出生缺陷率明显增高]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手套、目镜、一次性帽子、口罩及鞋套。防护服宜穿一次性低穿透性隔离衣,有条件可选用正压连身工作服。Slevin等的研究指出,乳胶手套防渗透功能差,而聚乙烯手套具有防渗透功能,但由于聚乙烯手套比较薄,使用过程中容易破损且不易于精细操作,因此建议戴双层手套,在聚乙烯手套外加戴一层乳胶手套,注意手套须盖住袖口。切忌因怕麻烦而简化防护程序。操作台铺涂有塑料背膜的吸收衬垫以吸附偶然溢出液。在配制时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尽量选择容积比所吸药品体积稍大的注射器,注射器中的液体不能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吸得太满使针栓滑脱。打开安瓿前,轻拍瓶颈和瓶身上部,开启时用无菌纱布包住瓶颈。为防止药瓶和注射器内压与大气压相差太远,国外有的采用了带0.2μm疏水滤器和5μm滤器的针头或吸管式排气装置。排气时在针尖处垫上灭菌纱布。配制好的药液置于垫有聚氯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加盖后放入传递窗备用。注意在戴上手套之前或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手套和制服若被污染应立即更换。3.3 掌握意外事故紧急处理 美国职业健康安全委员会(OSHA)建议,凡涉及化疗的科室应设有化疗防溢篮,内装口罩一个、化学防溅护目镜一副、手套两双、吸水小棉垫两块、清扫碎片的小扫一把。一般小剂量(少于5mL)溢出可只用吸水小棉垫处理,大量溢出(大于5mL)时可用防溢篮内的物品防护与处理。当药物完全被除去后,被污染的区域先用清水冲洗,再用清洁剂反复清洗3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清洗范围应由污染小到污染大的区域进行。当溢出量大于150mL时还应对整个安全柜的内表面进行清洁。如果不慎皮肤接触化疗药,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3min,然后用肥皂清洗;若溅入眼内,则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洗眼剂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