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药品质量标准的zhiding”,应该是哪个呢?
“制定”还是“制订”?
请看下面两个旬子:
①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见朱熔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②“中国要不要制订西部开发法”一时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见2001年3月15日《中国市场经济报》2版)
为什么这两个句子选用了不同的加点词语?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就会发现:
★“制定”的解释是“经过一定程序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
★“制订”的解释是“创制拟定”。
撇开它们相同的语素‘制“不谈,就看不同的语素“定”和“订”:“定”指决定、使确定,有完成了的意思,多强调行为的结果,可见和“了”连用,类似于英文时态中的“完成时”。比如我们编撰或整理前人的著作,在一定时间内已经整理完毕,最后确定,准备发表的本子就叫它“定本”。
而“订”则有“拟”的意思,未必形成最终结果,多强调行为的过程,一般不能和“了”连用,类似于英文时态中的“进行时”或“将来时”。
另外,“制定”强调起草者具有执行权力或者解释权,有一定的权威性,相应出来的文本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制订”更多表达起草文本本身,或者文本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综上所述,应该是“制定法律”。我国宪法也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那应该是药品标准的“制定”了吧?
个人认为:
定:确定
订:只是意向,可修改
“制定”还是“制订”?
请看下面两个旬子:
①根据《建议》的精神,国务院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见朱熔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②“中国要不要制订西部开发法”一时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见2001年3月15日《中国市场经济报》2版)
为什么这两个句子选用了不同的加点词语?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就会发现:
★“制定”的解释是“经过一定程序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
★“制订”的解释是“创制拟定”。
撇开它们相同的语素‘制“不谈,就看不同的语素“定”和“订”:“定”指决定、使确定,有完成了的意思,多强调行为的结果,可见和“了”连用,类似于英文时态中的“完成时”。比如我们编撰或整理前人的著作,在一定时间内已经整理完毕,最后确定,准备发表的本子就叫它“定本”。
而“订”则有“拟”的意思,未必形成最终结果,多强调行为的过程,一般不能和“了”连用,类似于英文时态中的“进行时”或“将来时”。
另外,“制定”强调起草者具有执行权力或者解释权,有一定的权威性,相应出来的文本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制订”更多表达起草文本本身,或者文本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综上所述,应该是“制定法律”。我国宪法也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那应该是药品标准的“制定”了吧?
个人认为:
定:确定
订:只是意向,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