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大家一个问题:
一个抗血栓化药1类,剂型为注射剂。如果只做到临床前(报批及临床由厂家接手),但以后还要提供技术支持,应该报价多少钱?2000W?
临床所有费用需要多少?
希望大家提建议。
好像没动静呀,大家都没有类似意见可以参考?
2000万会有人要么,200万吧。拿到临床批件还好点。有了临床件也不一定最终能批生产,风险太大了。
本身问这种问题就有点不能理解。
也许能卖20万,也许能卖2000万,看你的能力了。不要把技术看得太重了,再好的技术没有好的推广方式和策划能力,照样烂手里。再烂的技术照样能卖出好价格,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需要动脑筋的!
这类价格确实很难定。这取决于很多因素
1,项目拟受让厂家的实力和风格
对大的比较正规的制药企业来言,你开出的价钱并不是他最关注的。这类企业更关心的是你研究的质量,药品是否真实有效和安全。有的企业会要求获得一些样品由其独立去进行药效和安全性的验证的,如果验证成功,彼此也许会继续谈下去,如果失败,那说明这1类比较假吧。
同时此类大企业的法律意识比较强,最终跟你谈合同的一般会是法律专业人士,会把各种风险控制把握得比较到位,有时近乎苛刻,转让方是否可接受都不好说了。
如果你运气好,遇到得是销售型的公司或者业外资本,那恭喜你可以试试蒙一蒙,看是否有好价钱。
2,开发药物的定位
是完全创新药物?还是me too药物?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单位的资质和数据的可信度,该类药物在同类药物中的地位?也许药效相当,只是一个新化合物而已?(这非常普遍)。如果不是非主流发展方向,要卖出去估计也很难吧。
3,如果是溶栓药物
和支架相比,还具有优越性吗?趁早下吧
个人以为,假设一切都规范的话,比较合理的心理价位是你的成本价的1.5~2倍。目前情况下,如果合成工艺不是很难,中间体成本并不贵,2000万确实太溢价了吧。如果我是老板,可接受的上限是1000万,并且在获得临床批件前支付最多不超过你成本价的70%,如果因为技术原因不能获得批件,要求90%退款的。
楼上说的可不正确啊,得了脑血栓,不溶栓,难道还用支架吗?溶栓优于支架,支架只是在不得以情况下才用的
me-better 药物。
还是拿到临床批件再开价吧 就按国内现在的情况谁会相信你的临床前研究的数据
对啊,好多人拿着一类新药的“设想”招商,可一般人是不太愿意投资的,有的研究所竞然也是拿着一类新药恶意圈钱,比如有人把促肝和干扰素合一块就说是一类新药
楼上所言极是,!但是现在投入近300W毕竟难度比较大,看样子是要进行联合开发比较合适了。
其实临床前研究数据的真实性与是否拿到临床批件也没有必然联系。
我的品种的药效和不良反应国际上目前是用生化试验进行体外衡量的。目前试验结果倒是比较理想,我可以提供样品给对方做验证。
申报临床的时候时间投入也很大,现在又搞个现场核查。很难算这个时间有多长。即时批件下来 从一期到三期,时间,钱你就投吧 ,又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完成 中间的过程国家局又有啥变故 又有的啥政策 又那个小虾啥的被吃 哭都来不及啊,此一时彼一时。下面接着再报生产,估计又到下一个世纪了。不过还是祝lz能卖出去,毕竟中国还是需要新药的,精神上支持一下下。
多谢鼓励!
估计你的产品没做GLP毒理吧,想转让好价钱,还早吧。还是联合开发吧
对于me better的药物,定价是否也要参考一下原药的市场总额以及类似药物的竞争情况啊?
比如如果是lipitor的me better药物,肯定要比一个市场很小的药物的me better的定价要高。
另外,现在新药转让都是采取分期付款吧,不可能一下子付清吧,这个意义上,其实药厂承担的风险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
songyunlong所言极是!
这个东东原药的每年市场销售额大约在40亿美金左右,而且现在还在增长。
转让价格当然指得是分期付款,或者共同开发,因为对于研发企业来说,没有资金自己全部搞定。
其实对于厂家来说,除去给研发公司的转让费用外,临床费用大约为1000W,市场营销费用就看各个厂家的了。不知所言当否?
赞同联合开发,这样两边风险都小,都有利,也许临床表现你的药效超好,现在这个价格就买,岂不是亏大了
赞同联合开发,这样两边风险都小,都有利,也许临床表现你的药效超好,现在这个价格就卖,岂不是亏大了
我们不会指望一上来就向企业要很多钱,共同开发对大家都好。最好在做动物试验的时候企业就参与进来,这样企业也可以直接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对项目未来有更好的掌握。
请问1类全新药做动物试验药选择几种动物?
那要看你做的是哪一类的药,是抗肿瘤还是抗艾滋的?
转回正题吧,人家前面可说的是抗血栓药哦
多少钱不是高和低的问题,是合作方式和药效总体性价比的问题。2000万元如是一次性要价这种方式不可取:如果疗效好你们亏了;如果疗效不理想厂家亏了!最好的办法是合作开发风险共担.
有道理,联合开发。找个有实力的厂家联合开发。
联合开发具体要注意什么,如何保护双方的利益呢?
不行就卖化合物专利吧,价格低些,然后给药厂打工,获生产批件后拥有一定比例的产权。
疗效确切的东东呢。
疗效确切也不等于新药证书啊。溶栓药物的出血比率也相当重要啊,外国人放弃了这个化合物肯定是有道理的。
其它的安全性指标,副作用,知识产权,届时国家对一类新药的态度等等,都不好说啊,近来多少个新化合物上市了又被收回批件.....
我觉得好的产品就应该体现他的价值
要不就会恶性循环 会深深的打击研究者的心 这样药厂没有好的新的产品就只有等死
疗效确切也不等于新药证书啊。溶栓药物的出血比率也相当重要啊,外国人放弃了这个化合物肯定是有道理的。
其它的安全性指标,副作用,知识产权,届时国家对一类新药的态度等等,都不好说啊,近来多少个新化合物上市了又被收回批件.....
好的品种的话肯定卖个好价钱了,抗血栓的药物很热门啊,国内没人接受的话,可以考虑卖到国外去啊
当然啊,me-better药物好多都是这样啊,人家原研厂家花了那么多钱,人家肯定是相关的化合物(组合)全做实验了,哪个方向人家也都考虑了。有多少个一类新药是人家放弃的化合物(方案)的问题,说起来就没意思了
所有动物试验做完,卖临床批件好点,厂方会放心些。
一个抗血栓化药1类,剂型为注射剂。如果只做到临床前(报批及临床由厂家接手),但以后还要提供技术支持,应该报价多少钱?2000W?
临床所有费用需要多少?
希望大家提建议。
好像没动静呀,大家都没有类似意见可以参考?
2000万会有人要么,200万吧。拿到临床批件还好点。有了临床件也不一定最终能批生产,风险太大了。
本身问这种问题就有点不能理解。
也许能卖20万,也许能卖2000万,看你的能力了。不要把技术看得太重了,再好的技术没有好的推广方式和策划能力,照样烂手里。再烂的技术照样能卖出好价格,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需要动脑筋的!
这类价格确实很难定。这取决于很多因素
1,项目拟受让厂家的实力和风格
对大的比较正规的制药企业来言,你开出的价钱并不是他最关注的。这类企业更关心的是你研究的质量,药品是否真实有效和安全。有的企业会要求获得一些样品由其独立去进行药效和安全性的验证的,如果验证成功,彼此也许会继续谈下去,如果失败,那说明这1类比较假吧。
同时此类大企业的法律意识比较强,最终跟你谈合同的一般会是法律专业人士,会把各种风险控制把握得比较到位,有时近乎苛刻,转让方是否可接受都不好说了。
如果你运气好,遇到得是销售型的公司或者业外资本,那恭喜你可以试试蒙一蒙,看是否有好价钱。
2,开发药物的定位
是完全创新药物?还是me too药物?药效学和安全性研究单位的资质和数据的可信度,该类药物在同类药物中的地位?也许药效相当,只是一个新化合物而已?(这非常普遍)。如果不是非主流发展方向,要卖出去估计也很难吧。
3,如果是溶栓药物
和支架相比,还具有优越性吗?趁早下吧
个人以为,假设一切都规范的话,比较合理的心理价位是你的成本价的1.5~2倍。目前情况下,如果合成工艺不是很难,中间体成本并不贵,2000万确实太溢价了吧。如果我是老板,可接受的上限是1000万,并且在获得临床批件前支付最多不超过你成本价的70%,如果因为技术原因不能获得批件,要求90%退款的。
楼上说的可不正确啊,得了脑血栓,不溶栓,难道还用支架吗?溶栓优于支架,支架只是在不得以情况下才用的
me-better 药物。
还是拿到临床批件再开价吧 就按国内现在的情况谁会相信你的临床前研究的数据
对啊,好多人拿着一类新药的“设想”招商,可一般人是不太愿意投资的,有的研究所竞然也是拿着一类新药恶意圈钱,比如有人把促肝和干扰素合一块就说是一类新药
楼上所言极是,!但是现在投入近300W毕竟难度比较大,看样子是要进行联合开发比较合适了。
其实临床前研究数据的真实性与是否拿到临床批件也没有必然联系。
我的品种的药效和不良反应国际上目前是用生化试验进行体外衡量的。目前试验结果倒是比较理想,我可以提供样品给对方做验证。
申报临床的时候时间投入也很大,现在又搞个现场核查。很难算这个时间有多长。即时批件下来 从一期到三期,时间,钱你就投吧 ,又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完成 中间的过程国家局又有啥变故 又有的啥政策 又那个小虾啥的被吃 哭都来不及啊,此一时彼一时。下面接着再报生产,估计又到下一个世纪了。不过还是祝lz能卖出去,毕竟中国还是需要新药的,精神上支持一下下。
多谢鼓励!
估计你的产品没做GLP毒理吧,想转让好价钱,还早吧。还是联合开发吧
对于me better的药物,定价是否也要参考一下原药的市场总额以及类似药物的竞争情况啊?
比如如果是lipitor的me better药物,肯定要比一个市场很小的药物的me better的定价要高。
另外,现在新药转让都是采取分期付款吧,不可能一下子付清吧,这个意义上,其实药厂承担的风险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
songyunlong所言极是!
这个东东原药的每年市场销售额大约在40亿美金左右,而且现在还在增长。
转让价格当然指得是分期付款,或者共同开发,因为对于研发企业来说,没有资金自己全部搞定。
其实对于厂家来说,除去给研发公司的转让费用外,临床费用大约为1000W,市场营销费用就看各个厂家的了。不知所言当否?
赞同联合开发,这样两边风险都小,都有利,也许临床表现你的药效超好,现在这个价格就买,岂不是亏大了
赞同联合开发,这样两边风险都小,都有利,也许临床表现你的药效超好,现在这个价格就卖,岂不是亏大了
我们不会指望一上来就向企业要很多钱,共同开发对大家都好。最好在做动物试验的时候企业就参与进来,这样企业也可以直接掌握第一手试验数据,对项目未来有更好的掌握。
请问1类全新药做动物试验药选择几种动物?
那要看你做的是哪一类的药,是抗肿瘤还是抗艾滋的?
转回正题吧,人家前面可说的是抗血栓药哦
多少钱不是高和低的问题,是合作方式和药效总体性价比的问题。2000万元如是一次性要价这种方式不可取:如果疗效好你们亏了;如果疗效不理想厂家亏了!最好的办法是合作开发风险共担.
有道理,联合开发。找个有实力的厂家联合开发。
联合开发具体要注意什么,如何保护双方的利益呢?
不行就卖化合物专利吧,价格低些,然后给药厂打工,获生产批件后拥有一定比例的产权。
疗效确切的东东呢。
疗效确切也不等于新药证书啊。溶栓药物的出血比率也相当重要啊,外国人放弃了这个化合物肯定是有道理的。
其它的安全性指标,副作用,知识产权,届时国家对一类新药的态度等等,都不好说啊,近来多少个新化合物上市了又被收回批件.....
我觉得好的产品就应该体现他的价值
要不就会恶性循环 会深深的打击研究者的心 这样药厂没有好的新的产品就只有等死
疗效确切也不等于新药证书啊。溶栓药物的出血比率也相当重要啊,外国人放弃了这个化合物肯定是有道理的。
其它的安全性指标,副作用,知识产权,届时国家对一类新药的态度等等,都不好说啊,近来多少个新化合物上市了又被收回批件.....
好的品种的话肯定卖个好价钱了,抗血栓的药物很热门啊,国内没人接受的话,可以考虑卖到国外去啊
当然啊,me-better药物好多都是这样啊,人家原研厂家花了那么多钱,人家肯定是相关的化合物(组合)全做实验了,哪个方向人家也都考虑了。有多少个一类新药是人家放弃的化合物(方案)的问题,说起来就没意思了
所有动物试验做完,卖临床批件好点,厂方会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