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药品,药学,制药,新药,色谱,药品生产,中药,药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

南京!南京!——从概念股炒作谈药房托管

时间: 2008-09-18 10:34:52 作者: 来源: 字号:
  

  某证券报报道:“在医药行业的复苏中(啥时候开始复苏的?我怎么没感觉到啊,冷~~),南京医药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141.64%的良好业绩。” “行业研究员指出,公司的最大亮点就是这块药房托管业务。”用的标题则是很煽情的:“药房托管”业务成南京医药亮色。
 猛一看这篇报道,我的感觉是炸尸了!药房托管的确是南京医药的“一点”,至于算不算“亮点”还是值得商榷的。报道提到,“业内人士认为,南京医药此番业绩增长应归功于其起步不久的‘药房托管’模式,其高速增长才刚刚开始。”——不好意思,我作为资浅业内人士怎么没有这么远大的认识呢?恰恰相反,我认识的业内人士,特别是南京同行,却是把“药房托管”当笑话看的。

药房托管,不见得是南京医药的主动创新,从它的出身和经历来看,政治意义比经济意义要大,本身就是被当地纪检部门作为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透明药品价格的一项举措而力推的。药房托管问世已经不只一年了,虽然被作为一项工程到处推销,但实际进展却是不温不火。所以看到报道时,我还以为又是某些部门为推销这一莫名其妙的模式进行例行宣传,扑腾几下。

报道结尾的一段话挺有意思:“在报告期内全新亮相的×××核心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5月刚完成资金募集,就一举建仓南京医药1084万余股,成为其最大的流通股股东。”原来是绕着弯子炒作概念股呢!呵呵,今年的空气里,弥漫的都是庄家的味道。

那么,药房托管是不是像报道所说的那样是一大亮点,盈利的源泉呢。先看看报道的说法,“为了控制医院的医药成本,南京医药开创了‘药房托管’业务模式,并于2000年至2001年在部分小规模医院展开试点。根据与医院签订的标准托管合同,南京医药成为医院的唯一医药供应商,负责持续为医院提供质量较高、价格便宜的药品。南京医药同时承诺每个托管医院可从药品销售中获得35%至45%的利润。”

第一个问题,利润看起来很美,但这35%~45%的利润都是归医院的,关它南京医药屁事。所谓药房托管,最开心的是医院,既痛痛快快拿钱,又甩了包袱,很HAPPY啊。

第二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医疗机构的平均药品加成收入是30%~40%,从南京医药承诺给医院的利润率来看,没有任何改变。换句话说,所谓的药房托管就是把过去医药公司给医院的“暗扣”变成了“明扣”而已,南京医药实际承担的仍然是物流配送(当然,仅指药房托管这部分的业务)。按照现在的行情,药品物流企业的净利润率一般是0.6%左右——“研究员预计2007年这一块的销售收入将超过2亿元。”——按照这个报道,南京医药的净利润只有可怜的120万。

同时,南京医药不但没有改变物流配送的地位,反而背上了医院药房人员工资、煤电水气的负担。这还是小问题,更要命的是承诺给医院的利润率。虽然在额度上与药房托管之前没有什么区别,但没有托管时,有一部分折扣是不需要明示入帐的,可以通过走票走帐等各种方式冲掉。明示入帐之后,企业就没有洗钱的余地了,必须以70扣甚至60扣的价格供货,所以南京医药需要获利就必须选择同品种中最便宜的供给医院,哪怕疗效质量不佳,所谓的“负责持续为医院提供质量较高、价格便宜的药品”,更多的不是出于商业的理性选择,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很难想象,这种赔钱挣吆喝的经营模式能为企业创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至于药房托管的前景,该报道已经泄了天机:“现在南京医药已经托管了超过10家二甲及以下医院。”为什么只有二甲以下医院接受托管?说明在南京医疗市场占主流的省市三甲医院仍然在观望和抗拒中~~

这篇报道,也许叫股评更合适,实在是漏洞不少。坐庄,要坐得敬业一点,炒作要炒得专业一点,OK?

在前面关于南京医药药房托管的帖子里,我两次提到了药房托管对医院的影响,第一次说:“所谓药房托管,最开心的是医院,既痛痛快快拿钱,又甩了包袱,很HAPPY啊。”;而第二次却说“说明在南京医疗市场占主流的省市三甲医院仍然在观望和抗拒中”。HAPPY的事情,三甲医院还观望抗拒?——似乎不是医院傻了,就是我自己在抽自己耳光——其实,这两次的提法并不矛盾,关键在于不同层次的医院有不同的利益着眼点。

比如说,同样一张有点焦的鸡蛋饼,路边摊的摊主会想尽办法把它给夹带出去,减少损失,而规模化的鸡蛋饼连锁店——假如有这种店的话——会毫不犹豫地扔进垃圾桶里。对于医院,这至少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之前分析过,由于南京医药必须保证以60扣左右的价格给医院供货,这个供货价已经是一个比较低的价位了,如果还要保证的自己的利润,就只能找尽可能便宜的药品——当然这也许就是制度设计初衷的一部分,可以“降低药品价格”嘛。但这种做法和招标采购一样,势必带来新的问题:“唯价格论”,顺理成章的就是质量风险,危及用药安全。按惯例这里插点题外话,记者们有个很愚蠢的论调“同样的药品为什么价格差距那么大?”——我已经不只一次地从市场角度驳斥过这个问题,不过每次当话题涉及到这个方面时,总忍不住把它拉出来鞭尸。实际上别说不同厂家,就算同一个厂家不同批次的质量差异也可能是很大的。国家药品标准是一个及格标准,就好像考试,过了60的都是及格,回家都不用打屁股,但在60分到100分之间呢?那分数肯定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单以药物的溶出度这一项指标而言,同样是100mg的二甲双胍,有的药片子都从大便里排出来了,有效成分才溶出了一半左右。而药品的质量控制是有限的,因为绝大部分的检测手段是破坏性检测,不是溜骡子溜马,溜完一圈回来还能重新包装起来当药用。举个通俗一点的例子,火柴能不能点亮只有点了才知道,可点了以后就不能用了,总不能把每根火柴都拉出来溜一遍吧。——所以个人认为,药品质量的稳定性比药品质量本身更重要。一个人经常考90分以上,但也经常不及格,另一个人很少考到90分以上,但基本能稳定在80分左右,不知道大家认为谁的成绩更优秀呢?更何况,用药比考试还考试。医生准备给病人用药,这个药有的时候效果很好,有的时候效果不怎么样,甚至还有那么点不良反应,换了谁当医生,都觉得心里硌得慌。而质量稳定就是品牌,品牌就是价格。

回到正题,如果药品不能赢得医生的信任(更别说有可能连安全都保证不了了),那么从这个药品上可以获得多少利益都是不重要的,特别是眼下医患关系很诡异的情况下。当然,实际上不会经常出现那种极端的情况,通常只是需要医院在药品的利润(经济利益)和效果(社会效益)之间掌握一个平衡。而越是级别低的医疗机构,对药品销售利润的依赖性就越大——让一家乡镇卫生院靠PET-CT、核磁共振等高精检查手段或者肝移植、肾移植等复杂手术来挣钱养活自己,简直是痴人说梦——所以,二甲医院更容易受到短期利益的诱惑,特别是身处一个三甲医院林立的省会城市,更可谓是“高处不胜寒”啊。三甲医院相对来说,更爱惜自己的羽毛一些。

除了以上担心以外,一些中国特色的问题也不能不考虑——身份!其实这和我在“医疗费用必然增长”系列里强调的观念问题是一致的。中国人的身份观念根深蒂固,在托管以前,药房是事业编制的,是吃事业饭的人;托管以后,特别是药房托管成了气候以后,自己彻彻底底成了企业的人,别说随时都有下岗分流的危险,就算是身份的变化也不是很多人能接受的。对于中国人,尤其是“事业编制”的人,另一个占强势地位的观念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害怕变化,一如九十年代的下岗,宁可抱着烂船沉到海里,也不愿意放开手脚,轰轰烈烈一把。

当然这都是比较说得出口的理由,以下就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医院之腹啦:

第一,虽然南京医药承诺药房托管以后,医院的收益不发生变化,但集体利益不变不等于个人利益不受损失,特别是药剂科的人员。我常说,医院在药品流通中占据了双向垄断的地位。零售环节对患者的垄断是通过医生处方权实现的,而采购环节对生产经营企业的垄断是通过医生处方权和药剂科的采购权共同实现的。一个药如果药剂科不采购,那给医院送多少回扣都没用。这就构成了药剂科部分人员的特权——看看被抓的药剂科主任数量就知道了(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前主任李大魁是个异数,晚生佩服得紧,这里也给我的偶像打个广告,要是海选卫生部长的话,我肯定上马路抢手机给他投票,呵呵)。然而,药房托管以后,药剂科在药品采购上的选择权会被逐渐削弱甚至剥夺,这对于某些人而言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来自门诊药房的阻力不能不考虑。

第二,药品流通渠道的控制权!这对任何商品都是一样的,得渠道者得天下——当然,物流不算,那不是“得”,只是被人当枪使,然后分一杯羹而已。马克思同志认为,生产者创造价值,商品流通不创造价值——马老,我是不得不尊敬的,但这句话实在是……价值由谁创造,那是一个邀功领赏,谁戴大红花的问题。对于市场来说,价值只有实现了,转换成MONEY才是价值,否则就是垃圾。而价值如何实现呢?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不见面的,需要通过流通渠道,才能保证价值和需求得到兑现。对于市场来说,重要的就是渠道,控制了渠道,谁就有话语权,谁就能呼风唤雨。说一句,“要有钱”,于是钱有了,“要有光,光也有了!”——目前,药品流通渠道的实际控制者是医院,所以它拽啊,我们做药的卖药的都得给他舔皮鞋。(新崛起的药品招标采购——包括各地招标办和招标服务公司——是药品流通渠道控制权的新贵,是需要我们舔的一双新皮鞋。)

如果药房托管只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那对医院的垄断地位不会构成真正的威胁,但假如这个范围进一步扩大呢?即便只是扩大到整个南京市,那也意味着南京的药品流通渠道控制权逐渐倒向了南京医药一边(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京医药只要撑得住,还是有可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的,不过这个未来也太渺茫了,各位股民先别激动)。当然,医院可以凭借处方权和南京医药磨叽磨叽,维持分庭抗礼的局面绝对不是难事,但即使是这样,对于医院来说也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结局——原本是我一家的蛋糕,凭什么要和你分着吃!再者,之前已经被药品招标采购抢走一部分控制权了,剩下的一亩三分地更要牢牢护住。可以说,医院对药房托管抗拒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流通渠道控制权的争夺,对利益分配主导权的争夺!

实际上,无论是二甲医院,还是三甲医院都存在上述问题,那为什么只有二甲医院就范呢?很简单,前面分析过,药房托管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换句话说,推动药房托管很可能是有政治背景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大家都是你不情我不愿的,还非得打肿脸充胖子了。而对于南京的医疗机构来说,二甲抗御压力的能力最弱,即使托管灰溜溜地收场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冲击,真是手感色泽俱佳的软柿子啊。更何况,对于医院来说,坏处都是很遥远的,眼前都是很HAPPY的,所以先过把瘾再说,死不死的都是将来考虑的事情了。

最后,补充讨论一个问题。前面说的,药房托管的最好结果就是医药流通企业瓜分了医疗机构的一部分流通控制权。但这个所谓的好结果,即使能够实现,也仅仅是对于商业流通公司来说是个“好结果”。对于解决药品领域的问题,包括什么看病贵之类的,一点意义都没有,反而可能恶化这种情况。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又多个要打点的大爷,对于患者来说,又多了一道推高药品价格、扩大药品过度使用的中间环节。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我觉得是大家对市场竞争的误解。竞争是同性质团体的竞争,或者说是生产者和生产者的竞争、使用者和使用者的竞争,不是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竞争。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就是一很好的反面教材。建立这项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规范医院进药渠道,在流通环节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但实际上,生产企业是竞争了,而且打得头破血流,尸横遍野,而医疗机构由于二次议价等问题,仍然控制着部分药品采购权。过去药品进入医院只有药剂科一道门槛,现在又凭空多出来一个招标,如果药房托管形成规模的话,还会再增加一道环节。这就相当于把淘汰率50%的一次高考拆成单次淘汰率20%的三次高考,除了把考生玩死以外,没有什么进步意义。所谓的引入竞争机制,是要拓宽成才的渠道,而不是把原有的单一渠道进行分段——这种改革就相当于改革前是一枪打死的,改革后是慢慢勒死的,对结果没有影响,只不过死得更辛苦罢了。

事实上,南京医药也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年中的时候就爆出了南京医药逼宫西安杨森的消息,要求西安杨森给予更多的折让(原因前面说过,医院想用品牌药,南京医药想多挣钱,只好压企业的价了),否则就停止销售杨森的产品。更有创意的是想让杨森给南京医药贴牌生产,真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啊!事情最后是怎么平息的就不甚了了。只记得当时在上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些貌似来自国内药品生产企业的同仁们还为南京医药的做法鼓掌叫好,认为是“对牛皮烘烘的外资企业的强力挑战”——呵呵,诚然对于国内生产企业而言,外资或合资企业是竞争对手,是立志踩死的对象。但从更长远的利益来看,南京医药才是共同的敌人。大家不会幼稚到以为南京医药是为了扶持民族企业发展而和外资企业撕破脸的吧?西安杨森只不过是第一个试刀的对象,如果杨森防线崩溃了,之后的骨牌效应就不可想象了,说得严重点,就是生产企业彻底丧失市场主动权的起点,无论本土还是外资,都逃不过去。那些为南京医药加油的生产企业同行们,相必没听说过一个成语叫“唇亡齿寒”。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各位药品生产企业的同仁,干脆自刎吧——干实业的像狗一样地做人,还只能吃剩的,控制渠道的只要点点鼠标流来流去买进卖出就攫取了绝大部分的利润,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产业链。——因为老马同志还有一句话:资本总是向利润率高的行业流动。大家都跑去做流通吧,药那玩意就让SB去生产吧,想我泱泱大国,13亿人口,挑出一小撮有激情没脑子的蠢蛋来还不算太困难。

关于医药托管的话题就告一段落,本来就没有什么讨论的价值。不过要硬是把药房托管和医药分业混为一谈的话,那就有点无知了!
有意思!
托管医院要求35%~45%的利润,是全国人民不可接受的,只能在南京二级医院偷偷的干。
楼上看问题也太狭隘了,哎,估计根本没认真看贴子
口语标语经常会不对的时候,“顾客就是上帝”, 医院是药品生产商的顾客,于是当上了上帝。患者是医院的顾客,医院对患者来说依然是上帝,至少医务工作者是患者的上帝。上帝依然是有生杀予夺大权的上帝。上帝的子民只会用口扣和红包来表达一个愿望:上帝啊不要整我。(我的一个愿望是我不要做上帝的子民,希望全国人民都不要做上帝的子民,宁愿做李Hong志的子民也不要做上帝的子民,不过只是个愿)
医者父母心,在古代,道德制约医者应合理用药。在国外,有保险公司,新闻媒体可以和医院对着干。今天的中国,没有一种力量可以和医院抗衡。可悲啊。
顾客是上帝?答案恐怕本身就是否定的.

这个命题的成立,缺少两个条件:前提和对象.准确地说,只有在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对于特定的企业而言,顾客才是上帝.而这句话本身,就是精明的商家拿来作拍顾客的马屁之用.没想到,拍多了,顾客还真把自己当上帝了.实际上对于一个产业来说,总体上,顾客永远都不是上帝.
药房托管这种主义,问题多多啊!这文章写的很有深度!不错,学习了!
医药物流没有象企业那样的技术含量,凭什么要求高额利润?没有南京医药西安杨森就不卖药了?搞笑,无知!

2007年12月19日18:12

  十 七大报告对医药分开定调犹如一枚信号弹在医药行业引燃。种种迹象显示,盘踞在各地的实力派医药流通企业早已对各大医院终端垂涎三尺,谁能得到这些终端,谁就能笑傲江湖,毕竟目前医院终端依然是药品消费的大头。发生在终端市场的又一轮圈地大战即将在医院终端爆发。

  一些业内专家在利益集团的授意下,已经把十 七大的这个讯息率先解读为药房托管的“科学依据”。药房托管这个几年前就开始试点的模式也在近期成为行业内最热门的词汇。

  今年捷足先登的南京医药在这方面尝到了不少的甜头,目前山东、广东等地有实力的医药商业也开始蠢蠢欲动,希望在医药分开的背景下,向原来伸不上手的医院终端这块肥肉上切下一自己的一份——毕竟蛋糕是有限的,晚到就没有了。

  如果说5年前,发生在OTC市场的圈地大战最终因残酷的市场竞争而偃旗息鼓,那么即将在医院药房掀起的新一轮圈地则是截然不同的:毕竟OTC市场是完全市场化的,而医院终端则是十足的垄断,新一轮圈地的基本规则可能完全不同。

  除了资本和规模之外,这次圈地更夹杂着地方保护、利益关系等多种复杂的因素,使得此次圈地将显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药房托管过程中的不公平性,在选择托管方的时候各地将优先考虑本区域内的商业公司;二是全国的医院终端依然会呈现条块分割状态,不太可能有哪家商业能跨区域作业。

  可以预测,在政策理论的支持下,明年各地将掀起轰轰烈烈的药房托管热潮,这对于处方药市场而言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变,极有可能重新建立市场秩序,以下几个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渠道将凭借手中的医院终端强势崛起。前几年青海西宁药房托管试点以及去年的南京医药,无不表现出这种趋势,尤其是今年托管江苏省80多家医院药房的南京医药立马挺起腰杆。手握强势终端的南京医药首先给品牌企业传统霸主西安杨森一个下马威,提出让利及贴牌等诸多要求,颇有点杀鸡儆猴的味道。此举表明,掌握终端的渠道可不是往日的搬运工角色了,药品供应链应该把利润更多地往渠道沉淀!

  其次,如果药房托管大规模开展,那么现有处方药销售模式将面临重大考验。除外资企业,目前国内企业几乎都砍掉了销售队伍,依靠各地的营销自然人和依托于局部医院的中小商业公司完成销售。一旦药房托管,药品流通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出一个新的门槛,对于托管公司而言,更多的必然是以采购底价为基础的利润要求,那么上游制药企业将处于底价供货后无力支付终端推广费的尴尬境地,那些竞争激烈的产品最终极有可能加速由原来的所谓新药向普药转化,企业沦为加工者的角色赚取加工费用。

  再次,目前各地的药品招标采购依然是处方药进入医院的第一道门槛,药房托管后两者的关系如何也值得探讨。按照市场化规则,控制药价应该是按照谁付费谁采购的原则,无论是原来的招标还是今后的托管仍无法实现这个衔接,那么药房托管能否真正被患者接受仍有待市场检验。
(药房托管专题)

原网页的文章链接没有转载过来,只保留了标题,需要了解详情者,请回到该网页查看。
南京医药最近不断的炒作概念,肯定是有庄家坐庄!现在南京医药的管理层里面就有几个根本不懂药,作资本运作出身!
药房托管本身就涉及渠道垄断,还被拿来作为创举宣传,简直笑话!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